News and information 新闻资讯

光纤熔接器的工艺如何

光纤熔接器的工艺主要包括熔接前准备、熔接操作、熔接后检测等环节,以下为你详细介绍:

1-1F211101002218-lp

熔接前准备工艺

  1. 设备与材料检查
    • 熔接机检查:确保光纤熔接机及其辅助设备(如光纤剥皮器、光纤切割器等)处于良好工作状态,无损坏或故障。检查熔接机的电极棒是否需要更换,电极棒的使用寿命有限,当出现磨损严重、放电不稳定等情况时,应及时更换。
    • 材料准备:根据工程需求,准备适当类型和数量的光纤,并进行清洁处理,去除光纤表面的尘埃和油污。同时,准备好热缩套管、酒精棉等辅助材料。
  2. 参数设置:根据光纤的类型、长度和熔接要求,在熔接机上进行参数设置,包括熔接温度、压力和时间等。不同类型的光纤(如单模光纤、多模光纤)需要设置不同的熔接参数,以确保熔接质量。

熔接操作工艺

  1. 光纤预处理
    • 剥除涂覆层:用米勒钳剥除光纤涂覆层,长度一般为4cm左右。剥除时要注意力度均匀,避免损伤光纤。
    • 清洁光纤:用酒精棉清洁光纤表面3次,可降低光纤损耗,使光纤表面达到无附着物状态。
    • 切割光纤:使用光纤切割刀将光纤切割整齐,便于熔接。将干净的光纤放入切割刀的导向槽,涂覆层的前端对齐切割刀刻度尺16mm到12mm之间的位置,切割时动作要平稳、准确。
  2. 光纤放置与对准
    • 放入夹具:将切割好的两根光纤分别放入熔接机的夹具内,安放时不要碰到光纤端面,并保持光纤端面在电极棒和V型槽之间。
    • 对准调试:对熔接机进行调试,包括检查光纤放置是否正确,熔接头的对准精度等。现代熔接机一般采用纤芯对准技术,通过CCD镜头找到光纤的纤芯,并自动调整光纤的位置,使两根光纤的纤芯精确对准。
  3. 熔接过程
    • 启动熔接:盖上防风罩,开始熔接。熔接机利用高压电弧将两光纤断面熔化,同时用高精度运动机构平缓推进让两根光纤融合成一根。
    • 实时监控:在熔接过程中,实时监控熔接头的温度、压力和熔接速度等参数,确保熔接过程的稳定性。通过熔接机的摄像头或显示屏,观察光纤熔接的实时图像,判断熔接质量。

熔接后处理工艺

  1. 热缩保护
    • 移动套管:掀开防风罩,依次打开左右夹具压板,取出光纤,然后将热缩套管移动到熔接点,并确保热缩套管两端包住光纤涂覆层。
    • 加热收缩:将套上热缩套管的光纤放入加热器内,然后盖上加热器盖板,同时加热指示灯点亮,机器将自动开始加热热缩套管。当加热指示灯熄灭,热缩完成,掀开加热器盖板,取出光纤,放入冷却托盘。
  2. 盘纤处理:将熔接好的光纤盘入光纤熔接盘,以降低光纤损耗。盘纤是一门技术,也是一门艺术,常见的盘纤方法有先中间后两边、以一端开始盘纤等。在盘纤时,要注意盘圈的半径应不小于4cm,避免出现急弯、小圈现象。

质量检测与评估工艺

  1. 外观检查:对熔接后的光纤进行外观检查,观察熔接点是否有气泡、裂缝等缺陷,光纤对接的平整度是否良好。
  2. 熔接损耗测量:通过光时域反射仪(OTDR)等设备,测量熔接点的光路损耗,确保熔接质量符合标准。一般来说,单模光纤的熔接损耗应不大于0.08dB,多模光纤的熔接损耗应不大于0.1dB。
  3. 数据记录与分析:记录熔接过程中的关键数据,如熔接时间、温度曲线、熔接损耗值等,为后续分析和改进提供依据。对熔接损耗较大的点,要分析原因,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,如重新熔接、调整熔接参数等。